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数字报 | 投稿邮箱:tg@gxworker.com
新闻中心
首页 > 今日头条

“广西工匠”工作法扫描:看工艺美术大师刘德新如何用毫厘之差定乾坤

作者:蒙翠云 通讯员 骆书杰    文章来源:bt365在线投注    更新时间:2017-08-02 09:18:30.0    我要评论( 0 )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和陶瓷打交道,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艺美术大师刘德新,用近30年光阴,练就了一手细腻精准的绝活,成就了无数的陶瓷精品。

  精准控制0.02毫米误差

  走进三环陶瓷研究所的车间,迎面而来的是琳琅满目的瓷器,从刚脱模的胚,到半成品,再到成品,品种繁多却摆放整齐有序。模种制作师傅正在一点一滴地细细研磨,雕刻;压胚师傅正托起一个饼状的泥块,一瞄一甩,不偏不倚,泥块正好印在模具正中央;着色师傅将手掌放入杯子中间,手指呈伞状打开,手指着力于杯子内壁,不用拿捏便将杯子提了起来,放进颜料桶中浸一下再提起,杯身便染上了颜色,杯沿处刚好留下1毫米的白边……每一个师傅做的每一个动作,无不精准,令人瞠目结舌。

  而这些环节,如果是刘德新亲自“操刀”,最细腻的部分,误差更可以控制在0.02毫米之内!

  0.02毫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这么微小的误差,却逃不过刘德新灵巧的双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一件瓷器的诞生,从设计、制作模种到成品出炉,根据复杂程度的不同,需要经历30到60个环节,如果细分,更有上百个步骤。而对这每一个步骤,刘德新都烂熟于心。

  无论是实际操刀还是图纸设计,对于误差的控制,刘德新都精准到令人叫绝。

  陶瓷由泥土制成。在干燥的过程中,泥土会产生收缩,因此在制作模具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泥土注浆到干燥成型之间的体积差距,否则成型之后的器具大小将不合规格要求。更为严苛的是,陶瓷制品要经过1200到14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高温瓷化过程中,器具体积的收缩更为明显。因此,在器型设计的阶段,刘德新需要根据收缩率计算好每一个部位的尺寸和参数比例。他深知,在陶瓷世界,精品和残次品之间只是毫厘之差。

  技术革新注重“四两拨千斤”

  “技术革新”,一个听起来重大又复杂的命题。具体到瓷器制作中,往往是极为细小的一个改动。但就是这样一个细节的改动,就能使整条流水线的效率大大提高,有些改动甚至能帮助企业实现扭转乾坤。

  茶壶,陶瓷工厂里最常见的产品。从生产工序来说,在注浆成型环节,先分别生产出壶身、壶把、壶嘴,再把三部分粘在一起,是大部分陶瓷厂常用的手法。这样的方法使得茶壶生产工序繁琐,极其耗费人力和时间。同时,壶把和壶身采用分开生产再粘连的方法,导致粘连处牢固度不够,壶身装满茶水后提起时,壶把受力过大,往往容易断裂。

  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刘德新对茶壶的注浆模具进行了改革,实现了注浆时壶把壶身一体成型。

  这个小小的变革,费了刘德新不少心血——精确计算泥土收缩率,确保成型之后壶把壶身能一体脱模;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充分顾及到茶壶出品后用户提拿的舒适度;从美学的角度,将壶把的弧度做到美观大方……深厚的知识功底和老道的设计经验,最终使“壶把壶身一体成型法”获得成功并在流水线推广,为流水线生产减少了单独生产壶把和壶把壶身粘连两个环节;一体成型的壶把壶身,牢固度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装菜装水果的盘子,为了美观,有些人会把边缘设计成弯弯曲曲的形状。这些盘子虽然好看,但不规整的边缘给压胚工人带来了困扰——滚压成型后,多余的泥土会溢出盘子外,对于圆盘,工人只需用锋利的刀片在盘子边缘按圆形划一圈,就可以将外围多余的部分去掉。边缘弯曲的盘子却不能“一刀切”,只能将多余部分一点一点地刮掉,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为此,刘德新在滚压头上动了心思,使得滚压出来的盘子边缘处泥土最薄,工人只需捏起外围多余的部分轻轻一撕,盘子边缘的泥土便沿着曲形路线断裂,达到盘子与多余部分的轻松分离,省去了用刀一点点刮的时间。

  “刘大师的‘曲边快速撕边法’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的改进,却使我们流水线这道工序的平均效率提升了30%。”三环工程师陈聪说道。操作这道工序的梁师傅也告诉记者,以前遇到曲边盘子,自己每天只能做四五百个,自从用了刘大师改进的滚压头和撕边法,现在最多一天可以做七百个。

  汤匙在石膏模中的摆放,是一个最不起眼的环节。一直以来,陶瓷厂采用的都是圆形的石膏模,就像一个生日蛋糕,上面呈向心状摆放刚成型的汤匙。这样摆放的弊端是,圆心处密集圆周处稀疏,为了避免圆心处汤匙靠太近而粘在一起,一个“生日蛋糕”上面只能摆放六个汤匙,浪费了大量的空间。

  刘德新没被传统思维所束缚,他计算“生日蛋糕”的体积发现,只要把模具做成长方型,采用上下两排、“脚对头”的排列方式,就可以用较少的石膏耗材实现更大的装载空间,使每个模具在重量减轻的同时达到十个汤匙的装载量,既节约成本,又减轻工人搬运的负担。

  相似的原理,刘德新还运用到了孔匙羹装窑环节,使得烧制时窑炉的装载量得以大幅提升,将烧制成本节约了50%以上。

  “刘德新在工艺上做的这些创新和改进看似微小,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公司的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三环公司副总工程师、广西日用陶瓷产业工程院院长王伟林说道。

  生活点滴巧妙融入作品设计

  产品的设计和新器型开发,刘德新也颇有心得。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刘德新是一个有心人,他的许多设计灵感都来源于对生活点滴的细心观察。

  有一次,刘德新因参加客户举行的年会到了高尔夫球场。在球场,高尔夫球上凹凸的浮点一下子激发了他的灵感。“这些元素如果融入陶瓷作品中,效果肯定不错!”回到公司,刘德新就开始着手设计“高尔夫茶具”。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刘德新沉浸在这套茶具的设计与研制中。终于,一套名为“13PC幽兰茶具”的瓷器问世了,别致的外观设计,使它不仅成为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还赢得著名珠宝品牌施华洛世奇提出的合作要求。

  此外,海里的钉螺螺纹,山上凉亭的尖顶,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上的吊坠,都被刘德新巧妙地运用到了陶瓷的研发中。多年来,刘德新带领团队年设计开发的新器型超过600个,高峰时期,为公司创造的年销售收入逾10亿元。

  “刘大师既细心又有耐心,不管是作品设计还是技术改进,他都非常注重细节。”跟随刘德新学习技艺十几年的器型开发部主任吕杰感慨地说,做陶瓷,就要像刘大师一样严谨、耐心。“制作陶瓷工艺繁琐,刘大师经常鼓励我们要耐得住寂寞,要真正沉下心来,才能做出好作品。遇到难题,他也会手把手教我们,把他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

  细微之处见真章,毫厘之差定乾坤。刘德新的成功,在于他对每一个尺寸的精准拿捏,对每一道细节的严格把控,对每一项技艺的精益求精!

[编辑:高滢 ]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暂无符合条件的文章
文章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
  • “地震男孩”成为“黄继光班”班长 12岁时,四川什邡男孩程强送别抗震救灾的空降兵,高举起横幅:“长..
  • 人类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引力波
  • 中国造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首飞
  • 抗战英雄连队:新四军82壮士血战1600名日伪军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曾有过这样一支英雄连队:面对人数20倍于..
桂工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2013-2018 by www.aybeierk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 0771-5851935 广告热线: 0771-583230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4510020130001 桂ICP备12000277号-2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
广西工会微信 bt365在线投注微博二维码 bt365在线投注职工在线 bt365在线投注职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