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数字报 | 投稿邮箱:tg@gxworker.com
工会新闻
首页 > 工会新闻 > 人物风采

广西籍院士高伯龙离世:曾解开钱学森的“密码”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7-12-15 12:04:10.0    我要评论( 0 )

  高伯龙在工作

  2014年,央视新闻节目介绍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团队时,讲述我国一代代“陀螺人”兢兢业业、为国奉献的感人事迹。时至今日,不少第一代“陀螺人”依旧坚守在第一线的科研岗位。

  这时新闻画面中就出现了当时已经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物理专家高伯龙在电脑前工作的画面,令人感动。有网友看后不禁感慨,这位老专家就如同金庸小说里的“扫地僧”。

  2017年12月6日,高伯龙同志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逆境仍思科学强国

  高伯龙籍贯广西岑溪归义镇谢村,1928年6月29日生,抗战时期为躲避战乱随母亲回岑溪居住。此后随其父辗转各地,曾就读于南宁、梧州、桂林、杭州、武昌、岑溪、宜山等地的多所小学,也曾休学在家自修。他两次跳级,小学毕业时10岁半。1940年9月,他考进蜚声战时大后方的桂林汉民中学。

  然而,战火打断了高伯龙的学业。1944年9月,高伯龙进入高中二年级学习仅两个月后,日军即进犯广西。高伯龙随学校撤退。国难当前,年仅16岁的高伯龙决定投笔从戎,抗击日寇。当年即同报名从军的同学一起,徒步前往四川入营。

  抗战胜利后,高伯龙重返校园读书。幸运的是,高伯龙又进入一所名校——上海中学学习。他在该校仅读了高二一年,即于1947年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报考清华大学时,在数学系和物理系之间颇多考虑,最后以物理学家必兼数学家的看法而选择了物理系。1951年毕业时,他被评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当届两名优秀学生之一。

  毕业分配时,高伯龙希望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理论物理研究,这是他所热爱和擅长的方向,但最后他却被分到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三年后的1954年,高伯龙被哈军工选调到该校物理教授会,担任物理教学工作。

  因工作出色,高伯龙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学院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1956年即晋升为主任教员、讲师,1962年晋升为副教授。他于1960年主编的三四十万字的《大学物理学》教材得到学院的高度评价,曾对他作出如下评价:“教学效果好,在军事工程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都比较有声望。”   

  像陀螺般围着激光陀螺转

  长期关注军工领域的小伙伴们可能知道,高伯龙院士长期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等。我国第一个环形激光器,正是在他的带领下造成。

  激光陀螺究竟有多重要?现代战争中,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能使飞机、舰船、火箭、导弹等运动载体不依赖外部导航信息,不受各类通讯系统的限制,精确制导。这项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等极少数国家掌握。而创造这一佳绩的,就是高伯龙领衔的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团队。

  这项高精尖的研究,最初起源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留下的两张小纸片。

  上世纪60年代,在激光诞生后不久,“环形激光器”作为新型导航设备的核心,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当时,美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陀螺仪,引发了世界导航领域的一场革命。

  钱学森以他对新技术的敏锐,建议国防科技大学开展激光陀螺研究,并将激光陀螺的大致原理写在纸片上,交给了学校一位领导。学校迅速成立由高伯龙、丁金星等13人组成的课题组,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激光陀螺研制。

  在承担这项任务之前,高伯龙的兴趣一直都在理论物理研究领域,而非应用物理。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显而易见:激光陀螺研制不仅集成了光、机、电、算等众多高技术,更涉及超高精度抛光、极低损耗镀膜、装配总成等尖端工艺。以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与工艺水平,这项研究简直比登天还难。

  创业之初,团队什么都没有,“就连铁架子、点焊机、高压电源这些最基本的器材都是自己做的。”更为要命的是,他们连制作激光器用什么材料也不知道。但他们没有放弃。没有实验场所,他们把废弃食堂改成实验室;没有软件,就自己动手编程;经费不足,就利用废弃的材料自己造设备、搭平台。

  最终,他们成功了。第一代环形激光器实验室原理样机,某型环形激光器实验室样机,一个接一个诞生。中国第一台环形激光器工程样机,也在1994年诞生。为了这最终的工程样机,近60岁的高伯龙重新当起了学生,开始自学计算机编程知识。

  高伯龙对科学研究的严肃态度和严谨学风,也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深刻影响着他的弟子。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高伯龙衡量评价他的博士生、硕士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如今,他的诸多弟子已成为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研制领域新的领军人物和重要技术骨干。

  高伯龙曾说过:“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凭借我国科研人员的力量,独立自主研发先进乃至尖端科技,正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途径。 文/卫张宁

[编辑:梁恩瑞 ]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暂无符合条件的文章
文章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
  • 违法出售“真证”现象调查 职场中,造假现象屡有发生:“货真价实”的职业资格证,极大损害了..
  • 蒙晓梅:山乡麦田教育守望者 蒙晓梅,广西忻城县北更乡中心小学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全国模..
  • 2017年河池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职工技能大培训行动正式启动 12月14日,由河池市总工会、河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
  • 廖玉珍:带你去看漓江美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漓江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
桂工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2013-2018 by www.aybeierk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 0771-5851935 广告热线: 0771-583230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4510020130001 桂ICP备12000277号-2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
广西工会微信 bt365在线投注微博二维码 bt365在线投注职工在线 bt365在线投注职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