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数字报 | 投稿邮箱:tg@gxworker.com
新闻中心
首页 > 2017 > 中国好网民 > 广西工匠工作法

柳钢陈毅杰31年的成才之路

作者:苏世峰    文章来源:bt365在线投注    更新时间:2017-06-27 16:25:30.0    我要评论( 0 )

陈毅杰扎根生产一线以匠心钻研技术(柳钢供图)

 

陈毅杰扎根生产一线以匠心钻研技术(柳钢供图)

 ●人物核心提示:陈毅杰,炼钢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为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炼钢技能专家。他在炼钢炉前岗位上连续工作31个年头,勤于钻研业务,敢于开拓创新,为企业的工艺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推进作用,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匠心金句:工匠精神就是对待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专一行,秉持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创新不止、力求完美的内涵,在工作岗位上埋头钻研,敢于创新,这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岗位的优秀业绩。

由一个普通的炉前工成长为炼钢技能专家,要用多少时间?陈毅杰给出的答案是31年:从炉前工成长为总炉长,他花了16年时间;从总炉长变身炼钢技能专家,他又刻苦钻研了15年。他用一辈子守着炼钢的炉,淬炼出高品质的钢铁;炼钢炉陪着他30多年,将他炼就为高水平的技能专家:他2006年获得“广西突出贡献高级技师”;2009年起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获得第十届全国“中华技能大奖”;2013年获得“广西优秀高技能人才”……

百炼成钢:

用坚守成就最引以为傲的技能专家

在柳钢转炉炼钢厂,记者见到了在柳钢“大名鼎鼎”的陈毅杰。虽然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但陈毅杰仍然坚守在炼钢一线,炯炯有神的双目不是盯着自动化炼钢系统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的数字,就是透过隔窗看着炼钢炉里迸射的火花。记者注意到,火花迸射的瞬间,陈毅杰的目光总是会变得很柔和,如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对于记者这一发现,陈毅杰笑着解释,他对迸射的火花确实有着特殊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经年累月与钢为伴形成的一种默契:转炉里钢的迸射在他心里形成同频共振,让他炼就了一双能看着钢的火花便知道炼就程度的“火眼金睛”。

1985年,20岁的陈毅杰踏进柳钢转炉厂冶炼车间,从一个普通的炉前工做起。陈毅杰告诉记者,当时炼钢的设备比较落后,他和工友们都是手拿着钢钎到炉口取样。取样口温度极高,即便是在严冬,他们也常常汗流浃背。但这并不会影响年轻工人高涨的热情,怀着“为祖国多炼钢”的理想,陈毅杰和工友们一起,向着“炼钢能手”的目标大步迈进。为了尽快成长为一名炼钢能手,当时还是学徒的陈毅杰几乎是“以厂为家”,每日早出晚归。

抓紧时间刻苦学习,把握机会虚心求教。勤奋耕耘很快让他有了收获——学徒期未满,他就被破格提拔,直接担任炼钢副炉长。

炼钢这一行业很是辛苦,可经过初期的学习和了解,陈毅杰真心喜欢上了这份工作。聪明机警的他对炼钢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毅杰告诉记者,那时候炼钢技术比较简陋,因此有很多改造的技术空间。2001年陈毅杰担任转炉厂冶炼一车间总炉长后,每一年都攻克不同的技术难题。他为了改造转炉炉衬,常常爬进闷热的炉壳内,对炉底、出钢口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测,有时在炉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正是这样的干劲,陈毅杰实现了炼钢技术突破:2007年,35吨转炉炉龄首次突破20000炉大关。2008年,柳钢开始用上炼钢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虽然大大简化了人工,但更强调技术调教和优化。为此,陈毅杰又投入了钻研炼钢技术的“大熔炉”中……

陈毅杰告诉记者,当年一起毕业的18名技校同学都转了行,只有他一人现在仍然坚守在炼钢一线。“就是喜欢琢磨炼钢这门技术,你以为你已经把它琢磨透了,但它总会一次又一次带给你惊喜,就是喜欢这种人与技术单纯而又深厚的关系。”

“点铁成钢”:

用创新精神守护中国制造的荣光

改革开放后,我国钢铁工艺设备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而每一次钢铁产业技术的提升,都离不开钢铁一线产业工人对技术的不断突破。陈毅杰说:“我这几十年的工作都离不开一个‘炉’字。在外人看来,一口‘炉’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当你深入钻研进去,你才会发现这口‘炉’所蕴含的知识的博大精深,值得用毕生的精力去用心阅读。”

2007年,他带领2号转炉炉龄攻关小组在推行炉衬零侵蚀攻关和溅渣护炉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开展转炉炉龄上水平课题项目攻关等活动,使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该炉座在未补一块耐火砖的情况下,实现了柳钢炉龄首次突破20000炉次大关,达到23754炉(当时该指标全国同类型钢铁企业中排名第二的炉龄为23264炉),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500多万元,让企业的护炉技术水平进入了国内先进行列。

2011年,他负责研发《可塑型无缝式挡渣塞技术》项目,经过近一年不断研究设计,反复试制优化,成功开发出供转炉出钢使用的“可塑型无缝式挡渣塞”新型材料及新工艺经推广应用取得成功,填补了转炉炼钢出钢前期挡渣工艺新技术应用的空白。使转炉出钢时下渣量降低80%以上,每年直接实现经济效益459.5万元,2012年该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多年来,陈毅杰先后负责参与并配合技术部门进行了四十余项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其中有近三十个项目获奖,为企业创经济效益4000多万元。他具体负责实施的20多项炼钢新材料及新品种的试验开发与推广应用也取得显著成效,对推动柳钢炼钢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参与的《柳钢转炉炼钢厂溅渣护炉技术应用》项目曾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Q345qd等钢种开发》科技承包项目获钢厂科技攻关成果一等奖。

2011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陈毅杰创新工作室”成立了,陈毅杰不再局限于个人创新,而是带领集体进行创新。在陈毅杰的带领下,柳钢创新呈现乘数效应:工作室组织进行技术创新和课题攻关50余项,如《转炉新型出钢挡渣塞研发》项目于2014年首先在150T转炉试制成功并取得显著成效,填补了柳钢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实现出钢下渣量减少80%以上;平均节约脱氧合金(铝铁合金)200kg/炉,年降低成本1000多万元,同时大大提升了钢的品质。

有人说,陈毅杰有一种“点铁成钢”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而在陈毅杰看来,所谓“点铁成钢”不过是扎根一线实实在在创新带来的成果。“我愿用自己日积月累的努力,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守护中国制造的荣光。”

薪火相传:

用一千度的热情带徒传承炼钢技艺

陈毅杰常说,一千多度才能炼出好钢,而带徒弟,也要一千多度的热情才能带出好徒弟。陈毅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陈毅杰在注重自身刻苦钻研炼钢技术的同时,还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积极主动并毫不保留地做好带徒传艺的工作。在带徒传艺的过程中,他利用日常生产现场对岗位职工进行“传、帮、带”,并在师带徒活动中,根据学徒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定期为徒弟制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计划,逐步总结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炼钢操作技能训练方法和培训教学管理办法。

陈毅杰的徒弟杜国利说:“师傅总是手把手地把他毕生所学技能倾囊传授给我们,就像一个无私关爱我们的大哥一样,因此我们都喜欢称他为‘杰哥’。”

多年来,陈毅杰在公司开展的“师带徒”活动中,连续多年以“一师多徒”等形式开展带徒传艺工作,先后为1000多位关键岗位职工举办各类技术讲座及技能培训,累计为炼钢事业培养50多名炼钢正副炉长及青年技术骨干,其中6名徒弟获得炼钢高级技师、16名徒弟获得炼钢技师。他在担任总炉长期间,多次负责组织举办炼钢炉长操作竞赛考评工作,以及负责对在岗或转岗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给在岗炉长、副炉长及炉前人员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课,由于他在传承技能工作中成绩突出,因此被评为优秀兼职教师,还多次被评为“柳州市师带徒优秀师傅”。

“我把一辈子奉献给了炼钢这口‘炉’,现在快退休了,我要尽可能多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给徒弟。”陈毅杰说,“同时,我还想把一种信念和认识传给徒弟,传给更多的钢铁人:那就是做事要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专一行,秉持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创新不止、力求完美的内涵,在工作岗位上埋头钻研,敢于创新,这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岗位的优秀业绩。”

[编辑:梁恩瑞 ]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暂无符合条件的文章
文章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
  • 2018年五险一金将迎来5个变化 每个都是好消息! 2018年,惠民生工作将继续推进。其中,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五险..
  • 2018年1月4日-第5835期
  • 2018年1月3日-第5834期
  • 2018年1月2日-第5833期
桂工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2013-2018 by www.aybeierk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 0771-5851935 广告热线: 0771-583230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4510020130001 桂ICP备12000277号-2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
广西工会微信 bt365在线投注微博二维码 bt365在线投注职工在线 bt365在线投注职工在线